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专业简介

时间:2025-05-20   浏览:1392

 生物技术专业

一、基本情况

学制:四年

学位:理学学士

生物技术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在新医科背景下,该专业以医学为导向,以精准医学+生物技术深度融合为核心,聚焦精准医学、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等前沿领域,侧重于医学生物技术应用,为体外分子检测试剂研发、药物研发和疾病机制等领域,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技术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该专业师资队伍人员结构合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科学,实践实训平台、科研平台建设配套成熟,已经成为我校的一个优势学科,也是我校唯一一个同时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河南省民办院校品牌专业。专业建有省级、市级科研平台、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省级重点学科,并与15个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深度合作。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生物技术的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医学相关知识,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在医疗健康领域从事医学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生产及管理工作的高素质研究型人才和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专业特色

  侧重医学生物技术,定位生物分子检测。聚焦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懂得技术,能在实验室进行技术研发和工艺优化;拥有技能,能在生产一线进行实际操作。

四、课程设置

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运动与健康、遗传学与健康、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实验动物学、体外诊断技术、生物分离技术、生物技术与精准治疗、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五、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主要到与生物技术直接相关的生物医药行业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开发及管理的工作;也可到利用生物技术进行新材料、新能源开发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从事开发、创新和管理工作;选择生物科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药学等方向,通过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

六、师资队伍

该专业在校生541人,拥有教师25名,其中教授5人、高工1人、副教授3人,高级职称比例为36%;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10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到25%4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占70%;有中原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博导3人、硕导7人;有省级以上模范教师3人,省级骨干教师4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

七、教师成果

该专业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科技攻关项目8项;省级和校级教改项目23项;发表核心期刊及以上学术论文65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31件;出版专著和教材13部。2020年,该专业的改革成果获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八、育人成果

本专业研究生升学率位居学校前列,近三届研究生录取率平均达23%以上,其中2025届生物技术专业研究生录取率达34%。多名学生考入郑州大学、河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暨南大学等本专业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毕业生在工作岗位表现出色,先后有学生进入业内知名企业就业,获用人单位好评。

与合作企业密切配合,加强技术技能培训,实行订单式培养,解决就业问题,就业率连年保持95%以上。



生物工程专业

一、基本情况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豫北医学院生物工程专业依托医学院校资源,立足工科+医学交叉融合,聚焦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等国家战略领域,培养具备生命科学基础、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应用型人才。专业拥有省级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医药省级重点学科及山楂综合利用工程中心等科研平台,与15家生物医药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生物技术产业化原理与工程设计能力,具备扎实的生命科学、医学基础及工程技术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将系统学习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核心技术,胜任医药生物工程领域的研发、生产、管理及新技术应用工作,满足医疗健康产业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专业特色

1.   医工交叉优势

融合医学检验、疫苗开发、体外诊断等应用场景,课程设置涵盖《疫苗与抗体工程》、《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等生物发酵工程制药特色课程,强化医药生物工程领域的技术转化能力。

2.   实践创新平台

配备省级生物发酵科技创新中心、细胞工程重点实验室等高规格平台,支持学生参与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等,近三年获省级以上奖项30余项。

3.   产业导向培养

依托河南省生物医药行业学院,与凯普生物、安图生物等龙头企业共建订单班,开展实习实训、工艺优化等校企合作项目,毕业生可直接对接企业技术岗位。

四、核心课程

基础课程: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化工原理。

专业核心: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与酶工程、生物统计学、创新思维及技术。

特色课程:生物发酵工程制药、疫苗与抗体工程、生物药物分析与检测、工程制图、生物工程设备。

五、师资力量

高职称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8%,博士占比7.4%,含省级高层次人才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科研实力: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发表SCI论文40余篇。

六、就业与升学

1. 就业方向

生物医药企业:从事疫苗研发、体外诊断试剂生产、生物药物工艺设计(如华大基因、安图生物、华兰生物、凯普生物和恒瑞医药等)。

医疗检测机构:担任技术工程师、质量控制专员。

科研院所:参与国家级生物医药项目研发。

2. 升学深造

近三年考研录取率稳定在40%左右,多名学生考入中国科学院、重庆大学等顶尖高校。

七、行业前景

生物工程是21世纪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全球生物医药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AI制药等新兴技术催生百万级高薪岗位。



生物制药专业

一、基本情况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生物制药专业于2006年开始招生,具有较为丰富的专业建设经验。本专业根据生物制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才需求,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培养为基础,注重人文素质、专业核心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7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人。近年,多名教师获河南省骨干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等省级以上荣誉8项,承担和参与国家级、省级教科研项目10余项。

本专业现有实验室面积约3000平方米,实验室设备齐全,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各类创新创业赛事提供有力条件。充分利用优质企业资源,与多家医药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实现本科教学与行业发展相契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生物制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与生物制药有关的理论创新、新药研制、生产开发、管理、药物销售流通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的、社会急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课程设置

普通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生物信息学、实验动物学、药剂学、药理和毒理学、化工原理、生物制药工艺学、药物分析检验、药剂与设备、电工原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等。

四、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制药、生物工程、医疗设备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从事生物药物的资源开发、产品研制、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及医药销售等工作,或通过公务员考试在出入境检验检疫、市场监督等政府部门单位从事相关业务工作,或通过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

五、育人成果

本专业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培养,学生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学生在国家或省级学科竞赛中表现优异,近年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河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高水平学科竞赛奖项30余项。



本专业研究生升学率位居学校前列,近三届研究生录取率平均达26%以上,其中2025届生物制药专业研究生录取率达50%。多名学生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研究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安徽医科大学等本专业知名院校继续深造。毕业生在就业岗位表现出色,先后有学生进入业内知名企业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表现较为满意。